电子地磅秤的误差来源及校准方法可归纳如下:
一、误差来源
1、传感器因素
传感器性能差异(如非线性、蠕变、灵敏度不一致)会导致信号输出不均,产生角差或整体偏差。长期使用后,传感器老化或损坏也会引发误差。
环境温度、湿度变化可能影响传感器稳定性,导致零点漂移或信号失真。
2、安装与机械结构问题
秤台安装不水平、基础沉降或限位装置松动,会导致受力不均,引发四角误差(同一载荷在不同位置的示值差异)。
秤体机械变形(如长期超载或偏载)会破坏传感器受力均衡,影响精度。
3、电子系统误差
称重显示器受温度或电压波动影响,可能产生读数偏差或跳数现象。
信号传输线路破损、接线盒受潮或接触不良会导致信号中断或失真。
4、外部环境干扰
震动、风吹、电磁干扰(如无线电波)会破坏秤体稳定性。
秤台卡阻异物(如泥沙、碎石)或受潮(导致线路短路)也是常见干扰源。
5、人为操作与维护不足
载荷分布不均、超量程使用或未定期校准会加速误差积累。
缺乏日常维护(如清洁、润滑)可能引发机械部件磨损或锈蚀。
二、校准方法
1、基础检查与调整
外观检查:确认秤体无变形、破损,清除异物,检查限位装置是否松动。
水平调整:使用水平仪调整脚垫,确保秤台水平度误差≤3mm,避免因倾斜导致受力偏差。
2、砝码校准法
四角校准:用标准砝码(建议上限称量的1/3)依次加载秤台四角,通过接线盒电位器或仪表程序调整各角传感器输出信号,使四角示值误差≤1个分度值。
线性校准:将满量程等分为10个点,用砝码逐级加载至中心位置,记录并修正示值误差,确保线性误差符合标准。
3、传感器与线路维护
传感器检测:用万用表测量传感器阻抗与激励电压,异常时更换损坏传感器。
线路修复:检查数据线断裂或受潮情况,重新焊接并做绝缘处理,必要时更换接线盒。
4、仪表与系统校准
零点校准:空秤状态下通过仪表功能键归零,消除漂移误差。
参数修正:利用数字仪表的自动校准功能,调整灵敏度与补偿参数,优化信号输出。
5、环境与使用规范
避免在强震动、电磁干扰或特殊温湿度环境中使用。
定期(建议每半年)进行全面校准,并加强雨季前后的检查维护。
|